著名的投資者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曾經說過:“價格就是您所付出的。價值就是您得到的”。所有投資者都希望盡可能少地支付所獲得的價值。為此,有必要檢查給定股票的內在價值與其市場估值(即簡單的股票匯率)相比的內在區別。
評估使用三種主要方法。它們全部基於價格均衡,預期收益或替代的經濟原理。主要的估值方法是:
市場法是通過將公司與類似上市公司的交易倍數進行比較來對公司進行估值。市場法的第二種方法是將類似資產或企業的先例交易進行比較。
收入法包括創建一個財務模型,該模型將預測未來的收入,成本,投資等,並在此基礎上確定未來的現金流量,以用於確定給定公司的價值。
成本法是一種估值,它推測買方應為資產或業務支付的價格應等於建造類似資產或業務的成本。成本法有兩種,重置成本和復製成本。簡而言之,這些方法的區別在於,根據當前技術估算替換方法的成本。在再生產成本法中,我們估計給定資產的生產成本及其當前的折舊程度。
基於資產的方法僅關注會計分錄和確定資產淨值(NAV),即資產減去負債。
我們將專注於兩種最流行的股票估值方法,即市場和收益方法。當然,如果我們找到可比較的公司,則市場法比收入方法更簡單。然而,儘管收入法是一種非常主觀的方法,但它卻更受歡迎。
市場法
市場法的一種方法是找到一組相似的公司,為它們計算交易倍數,並在其基礎上對我們正在調查的公司進行估值。用於報價我們公司的公司應:
- 在同一個行業
- 大小相似,
- 進行類似的活動,
- 使用類似的技術,
- 債務水平相似,等等。
使用倍數方法時應採取的步驟如下:
- 找到一組與被估值公司相似的公司(至少3家,但不要太多,因為這兩家公司彼此之間不會太相似),
- 指標的選擇(至少有2個,沒有模型表明應使用哪個倍數,但最經常使用P / E和EV / EBITDA),
- 選擇財務數據產生的時間段(比較方法是靜態估值,即用於估值的財務數據來自前幾年,通常從12個月開始),但是最近您可以看到嘗試增加動態通過使用2-3年的預測財務數據對這種方法進行分析),
- 確定特定倍數的權重,
- 確定與選定的一組公司有關的被評估公司的溢價或折價(由於流動性和控制性而進行調整),
- 公司(股票)估值。
倍數類型
倍數有兩種類型:
淨值是著重於所有者價值的指標:
- 市盈率(價格/收益)顯示當前市場價格(資本化)與獲得的淨利潤的比率。
- P / BV(價格/賬面價值)顯示公司的市場價格與賬面價值或資產淨值之間的關係。低於1的指標表示公司的市值(資本化)小於其帳面價值。
- P / S(價格/銷售)顯示價格與銷售收入的關係。
企業價值(EV)是關注權益和債務的倍數:
EV =權益+淨債務(淨債務=長期債務+短期債務–現金和現金等價物)
- EV / EBIT(企業價值/息稅前利潤)顯示投資資本與營業利潤的比率。
- EV / EBITDA(利息,稅項,折舊和攤銷前的企業價值/收益)顯示了扣除折舊和攤銷前的投資資本與營業利潤的比率。
EBITDA = EBIT +折舊及攤銷
- EV / S(企業價值/銷售)顯示投資資本與銷售收入的比率。
公司估值中的溢價和折價
溢價和折價形式的調整是出於流動性的考慮,即能夠在公開市場上快速買賣公司以及控制公司的能力,因為對上市公司進行估值時,我們估算的是自由流通量,而不是自由流通量。控股權通常保留在公司的創始人中。
針對缺乏流動性而應用溢價和折價:
- 估值公司和來自公開資本市場的可比公司-無需對流動性不佳進行修正,
- 估值公司和來自私人市場的可比公司-無需對流動性不佳進行修正,
- 來自公開資本市場的估值公司和與私有市場相當的公司–有必要考慮與可比較資產,流動性溢價,
- 來自私人市場的估值公司和可與公共資本市場相媲美的公司–有必要考慮相對於可比較資產而言,被衡量資產的流動性較低,即流動性折現。
應用溢價和折扣進行控制:
- 我們提供了被評估公司和可比公司的控股權的估值–無需對無控制權進行更正,
- 我們提供了估值公司和可比公司的少數股權的估值–無需對無控制權進行更正,
- 我們提供了對估值公司的控股權和對等公司的少數股權的估值-需要應用控制權溢價,
- 我們提供了被估值公司的少數股權和可比公司的控股權的估值–如果沒有控制權,則需要進行折讓。
業務評估
公司估值公式:
V = M x B
V –公司價值
M –倍數
B –基礎,例如EBIT,EBITDA,淨利潤,收入等
我們為使用的指標選擇基準,例如,使用市盈率,該基準將是被估值公司的淨利潤,使用EV / EBIT,該基準將是被估值公司的EBIT。
使用倍數法評估ABC的示例
農行於2017年12月31日的估值。我們正在嘗試評估的公司是一家在市場上已確立地位的房地產開發公司。該公司自1995年開始運營。該公司自2005年起在證券交易所上市。開發商主要投資於房地產市場。
發行股數:22 500K
股票價格:30
公司2015-2017年的財務數據以千計。
可比公司
DEF公司自1993年以來一直在開發市場上運營。該公司自1997年以來已在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公司在房地產市場上運營。
發行股數:40萬
股票價格:5
2015年的EV =
2016年的205 000
EV = 2017年的205 000 EV = 205000
2015年的EBITDA =
2016年的
95600 EBITDA = 2017年的122300 EBITDA = 137400
2015年
每股收益= 0.2 2016年
每股收益= 0.56 2017年每股收益= 0.34
GHI公司自1979年以來一直在開發市場上運營。該公司自1998年以來已在證券交易所上市。
發行股數:15 000K
股價:31
2015年的EV =
2016年的925 000
EV = 2017年的925 000 EV = 925 000
2015年的EBITDA =
2016年的401140
EBITDA = 2017年的332400 EBITDA = 376 000
2015
年
每股收益= 2016年每股收益2,18 = 2017年每股收益4,3 = 4,79
JKL公司自2001年以來一直在開發市場上運營。它主要專注於房地產市場。該公司自2007年以來已在證券交易所上市。
發行股數:55 000K
股價:11
2015年每股收益=
2016年
每股收益2.17 = 2017年每股收益2.7 = 2.2
2015年的
EV = 2016年的23400
EV = 2017年的23400 EV = 23400
2015年的EBITDA =
2016年的146 000 EBITDA =
2017年的161400 EBITDA = 169300
計算倍數
評估選擇了兩個最受歡迎的P / EPS和EV / EBITDA。可以在一些專門進行投資的門戶網站上找到指標,或者您可以根據財務報表進行計算。
P / EPS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EV / EBITDA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折扣和溢價
由於流動性水平或缺乏控制,因此無需應用折扣或溢價。
公司估值
P / EPS
倍數-2015-2017年的P / EPS
依據– 2015年-2017年淨利潤
V = M x B
2015年
V = 14,76 x 52 000/22 500 = 34,11
2016年
V = 6,74 x 166 500/22 500 = 37,44
2017年
V = 8,73 x 205,000 / 22 500 = 79,54
基於P / EPS和所有年使用均等權重的估值是每股50.36(估值除以股份數量22500K,以得到一股價格)。
EV / EBITDA
倍數– 2015-2017年的EV / EBITDA
基礎-2015-2017年的EBITDA
V = M x B
2015年
V = 1,54 x 73 105/22 500 = 5,01
2016年
V = 1,53 x 166 500/22 500 = 11,32
2017年
V = 1,36 x 242 150/22 500 = 14,64
所有年度基於EV / EBITDA和相等權重的使用得出的估值為每股10.32。
基於EV / EBITDA的估值與整個企業的價值(即權益和負債)相關。反過來,我們正在尋找權益的價值,因此我們必須從該價值中扣除計息負債,並添加公司擁有的現金,即調整淨債務。
2017年的淨債務= 315,000 – 187 000 = 128 000
現在,淨債務值應除以股份數,即128 000/22 500,等於5.7。
基於EV / EBITDA的最終估值如下:
10,32 – 5,7 = 4,62
ABC公司的最終估值
在對P / EPS和EV / EIBTDA使用相等的權重之後,最終估值如下:
V =(50.36 + 4.62)/ 2 = 27.49
概要
ABC以每股30的價格在證券交易所上市。倍數法允許估計公司的價值為每股27.49,這意味著公司相對於其內部價值被高估了。